水泥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结圈的现象经常有,只要结圈就会影响窑内煅烧,影响产量、质量,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结圈的初期就给予解决花费的代价是最小的,否则会越来越难处理,影响会越来越大,甚至逼迫停窑。水泥窑内结圈一般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窑口部分称为窑口圈或窑前圈,二是在熟料烧成带未端称为熟料圈或窑后圈,三是在窑后部约8-12倍窑直径的地方称为硫碱圈。三个部分的圈对窑的影响都很大,都影响窑的通风,但是它们产生的原因与处理的方法不一样,这里对窑前圈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 、窑前圈产生的位置:
窑前圈产生的地方是在窑内烧成带的尾部与窑口之间,长度一般小于2米,可以很清楚的从工业监控电视上直接看到,在现场窑头罩观察门也能直接看到。窑口圈的厚度会特别不均匀,呈锯齿状,是一种比较好处理的情况,在三种圈中是最好处理的,但是如果不重视,处理不及时,也会很麻烦,时间越长,物料会越坚硬,越是不容易处理掉。
窑前圈产生后的现象
窑前圈产生后会出现窑头负压偏小,烟室负压增大,窑头与烟室的差压增加,窑尾烟室的氧含量下降。同时窑内物料相应的增加,同样情况下,窑平均电流增加,同时窑电流的波动幅度增加,这是因为窑前圈对物料有阻挡作用,提高了窑内物料的填充率,同时由于窑前圈不均匀,引起出料不均匀,窑电流波动也大。并且由于窑内通风面积减少,窑内的阻力增加,窑内的通风会减少,三次风的通风量将会增加,同样的情况下,三次风的压差会增大。篦冷机因为进入的物料量波动,篦下压力也会波动大,二次风温同样的波动大,熟料在篦冷机的冷却受到影响,篦冷机的操作调整频繁,有可能出现物料吹不透,也有可能出现吹穿的现象。熟料细粒不好,f-cao高或者产量上不来。
在正常煅烧条件下,物料温度为1350~1450℃,液相量约为24-28%,其粘度较大。如果二次风温低,或者煤质量、细度方面原因造成黑火头长,烧成带和冷却带的交界处存在着较大的温差,当熟料进入冷却带时,带有液相的高温熟料覆盖在温度较低的末端窑皮上,就会很快粘结、越粘越厚,最后形成前结圈,还有一种就是,热的熟料在窑口处与篦冷机二次风中夹带的熟料粉状物料一起粘结在窑口浇注料的位置,逐步形成前结圈。
所以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1、二次风温低且波动大。2、窑头燃烧器黑火头长。3、熟料结粒细小,在篦冷机吹起被二次风带入窑内。4、熟料的液相偏大。
处理措施:
更多回转窑燃烧器技术资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威环保”,或致电(微信同步):13849187223。
版权所有 郑州中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