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窑头主燃烧器常见问题
1. 火焰形状不佳
现象:火焰过粗、过短、过长、过飘、扫窑皮等。原因:内外风比例失调;煤粉质量(细度、水分)变化;燃烧器头部磨损或结焦堵塞;位置不当。
处理:重新调整内外风压力和比例;检查煤粉质量;清理燃烧器头部;调整燃烧器位置。
2. 燃烧器头部结焦(“窑口圈”或“燃烧器圈”)
现象:燃烧器喷口外部被熔融的熟料包裹,影响火焰形状,甚至损坏燃烧器。
原因:火焰太发散,局部温度过高;燃烧器位置太靠后,离窑口太近;熟料液相量过多。
处理:调整火焰形状,使其更集中;将燃烧器适当向窑内推进;定期清理结焦。
3. 窑皮不稳定、脱落或过厚
现象:窑衬寿命短,红窑;或窑皮过厚减少窑的有效容积。
原因:火焰温度过高或冲击点过于集中,烧坏窑皮;火焰过长,使窑皮向后延伸过远。
处理:优化火焰形状,避免热力过于集中;稳定热工制度,避免大幅度的操作波动。
4. 热耗高
现象:熟料单位产品热耗超标。原因:火焰效率低,煤粉燃烧不完全;机械不完全燃烧(产生CO)或化学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CO)。
处理:保证合适的煤粉细度和水分;优化送风量,保证充分燃烧;检查燃烧器是否损坏。
二、 分解炉燃烧器常见问题
1. 炉内结皮堵塞
现象:分解炉锥体、涡旋室或连接管道内部结皮严重,甚至堵塞,系统阻力增大,通风不畅。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包括:局部过热:煤粉燃烧不完全,到上部才突然燃烧,产生局部高温;燃烧器位置不当,火焰直接冲刷炉壁。还原气氛:缺氧导致硫循环加剧(生成CaS等低熔点物质),容易形成结皮。
原料有害成分:生料中碱(K2O, Na2O)、硫(SO₃)、氯(Cl⁻)等挥发性成分过高。
处理:确保煤粉充分燃烧(检查煤粉细度、燃烧器角度、三次风温风量);避免还原气氛;定期清理结皮;必要时调整原料配料。
2. 煤粉燃烧不完全
现象:分解炉出口或最下一级旋风筒CO浓度高,温度异常;未燃尽碳粒进入旋风筒甚至窑内,造成效率下降和质量波动。
原因:煤粉过粗;三次风温过低;燃烧器布置不合理导致煤粉与空气混合差;炉内温度过低。
处理:控制煤粉细度;提高三次风温;检查燃烧器角度和位置,确保其有足够的动量与空气混合。
3. 温度分布不均
现象:分解炉出口或各级旋风筒温度偏差大,影响分解率的稳定和预热器系统运行。
原因:多个燃烧器之间煤粉分配不均;某个燃烧器堵塞或损坏;燃烧器布置不对称或角度不当。
处理:检查并平衡各燃烧器的煤粉输送量;清理或更换堵塞的燃烧器;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
4. NOx排放偏高
现象: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超标。原因:炉内温度局部过高;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氧化气氛过强;分级燃烧效果不佳。
处理:优化分解炉的分级燃烧设计,确保主燃烧区形成良好的还原气氛;精确控制总风量和使用量,避免过度燃烧。
总之,预分解窑燃烧器的布置和操追求稳定、可控的火焰,以保护窑皮、提高熟料质量、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分解炉燃烧器追求均匀、充分、高效的燃烧和换热,同时兼顾低NOx排放,最关键的是要避免结皮堵塞。
版权所有 郑州中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